当前位置:康复指导>

观战AUBL,燃动篮球魂!这份《篮球运动损伤防治全攻略》请收好

阅读:0
图片
图片
图片

杭城热浪,球场争锋。随着亚洲大学生篮球联赛(AUBL)在杭州燃起,青春的汗水与篮球的激情碰撞,点燃了整个城市的运动热情。运动是生命的脉搏,但若缺乏科学的认知,激情便可能演变为损伤的导火索。

为了让广大篮球爱好者能更安全、更长久地享受运动乐趣,我院康复与骨科专家特结合临床实践,系统梳理了篮球运动中的损伤预防、现场急救与后续处理全流程,为您的运动健康保驾护航。

图片


科学热身:预防损伤的第一道防线


临床数据表明,超过50%的运动损伤与热身不充分或不科学直接相关。热身并非简单的“跑两圈”,而是一个系统性激活身体机能的过程。一个标准化的赛前热身应包含以下环节:

1. 动态拉伸激活肌群:


动态拉伸旨在提高肌肉温度与弹性,增加关节活动度,为高强度运动做好准备。

高抬腿跑: 原地或小范围移动进行,持续30秒至1分钟。此动作可有效激活髋屈肌群、股四头肌及腘绳肌,提升下肢爆发力。

侧向滑步: 以半蹲姿态进行侧向移动,每组10-15步。重点在于激活臀中肌,增强髋关节稳定性与侧向移动能力,这对于防守移动至关重要。

弓步转体: 每侧完成10次。该复合动作能深度拉伸大腿前侧(股四头肌)和后侧(腘绳肌)肌群,同时通过躯干旋转激活核心肌群,提升身体协调性。


2. 篮球专项技术模拟:


将身体活动与篮球技术相结合,使神经肌肉系统提前适应比赛模式。包括但不限于:中低强度的运球、传球及投篮练习,旨在模拟真实比赛中的动作序列。


3. 核心力量奠基:


强大的核心是维持身体平衡、传递力量的关键。

平板支撑+交替抬腿: 在标准平板支撑基础上,缓慢交替抬起单侧腿部,每条腿完成10次为一组。此举能高效激活腹横肌、多裂肌等深层核心肌群。


4. 小范围对抗适应:


进行2v2或3v3的轻量化、非全速对抗。其目的在于让身体在可控范围内逐步适应比赛的节奏、空间感和身体接触,完成从生理到心理的最后过渡。

【专家提示】 运动前热身应以动态拉伸为主,避免长时间的静态拉伸。静态拉伸可能导致肌肉过度放松,降低肌肉力量和爆发力,反而增加损伤风险。


图片


常见损伤与精准预防


了解高发损伤的生物力学成因,是实施精准预防的前提。

关节扭伤(尤指踝关节与膝关节):


通过提踵、单腿站立等训练强化踝关节周围的腓骨长短肌等肌群,增强关节的动态稳定性。比赛时建议佩戴护踝、护膝等专业护具,提供外部物理支持。在进行急停、转身、跳跃落地等动作时,务必保持重心稳定,并养成屈膝缓冲的习惯,以有效分散地面冲击力。


 肌肉拉伤:


 严格执行充分的动态热身。避免在肌肉未被激活的情况下进行突然的、爆发性的发力。同时,应系统性加强身体薄弱肌群的力量,例如,强化股四头肌力量可以有效分担膝关节压力,预防相关损伤。


 韧带损伤(如膝关节交叉韧带):


运动前应重点活动膝、踝等负重关节,通过画圈、屈伸等动作增加关节滑液分泌。在对抗中,避免膝关节处于伸直锁死状态下受到外力撞击或过度扭转。


手指挫伤:


接球时,手指应自然放松,形成缓冲手型,切忌僵直。对于有既往史或进行高强度对抗的球员,可佩戴运动指套,为指间关节提供额外保护。


图片


损伤处理:临场急救与后续康复


一旦发生损伤,及时、正确的现场处理是控制伤情、避免二次损伤、加速后期康复的关键。所有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,都应严格遵循国际公认的RICE原则。

RICE原则:


R (Rest - 休息): 立即停止运动,让受伤部位处于完全放松状态,避免继续受力或活动。

I (Ice - 冰敷): 伤后48小时内,使用冰袋对患处进行冷敷,每次15-20分钟,每天3-4次。冰敷可收缩血管,有效减轻局部肿胀、疼痛和炎症反应。注意:冰袋需用湿毛巾包裹,严防皮肤冻伤。

C (Compression - 加压包扎): 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,缠绕方向应由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,松紧适度,以不影响末梢血液循环为宜。

E (Elevation - 抬高患肢): 在休息时,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的位置,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,减轻肿胀。


针对不同损伤类型的具体处理方案:


1. 急性软组织损伤(扭伤/拉伤):

严格遵循RICE原则。必要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或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辅助镇痛消炎。

2. 关节脱位:

现场处理: 严禁任何非专业人员尝试自行复位! 错误操作极易导致血管、神经等二次损伤。应立即用三角巾、衣物或夹板将患肢固定在最无痛的位置,并迅速就医。

医疗处置: 由专业医师进行手法或手术复位,复位后需根据损伤情况进行2-3周的固定,并遵医嘱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。

3. 骨折:

现场处理: 首要原则是有效固定,防止移动。可就地取材(如木板、书本)制作临时夹板,固定长度需超过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。如为开放性骨折(骨骼穿破皮肤并伴有出血),应先用无菌纱布或洁净布料压迫止血,再行固定,切勿直接触碰骨折断端。

医疗处置: 医生将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,根据骨折类型(有无移位、是否粉碎)采取石膏/支具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等治疗方案。

4. 韧带损伤:

轻度(拉伤/部分撕裂): 多采用RICE原则等保守治疗。

重度(完全断裂): 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,常需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,术后必须配合长期的、专业的康复计划。



【特别警示】


关键禁忌: 损伤发生后的48小时内,绝对禁止对患处进行热敷、按摩或强行活动,这些行为会加剧肿胀和出血,延长恢复周期。

 若出现以下情况,必须立即就医:伤处发生肉眼可见的畸形、肿胀与疼痛异常剧烈、关节活动严重受限、或怀疑存在骨折、脱臼、韧带完全断裂等严重情况。

篮球是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,但健康是享受这份魅力的基石。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每一位热爱篮球的您,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同时,也能成为自己身体最专业的守护者。祝您运动愉快,活力无限!

图片


参考文献:

程传银, 姚磊, 阮卫.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研究进展[J]. 体育科技, 2021, 42(05)

王磊. 不同热身方式对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及稳定性的影响[J]. 当代体育科技, 2022, 12(28)

刘卫国, 闫琪.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和损伤预防的影响研究[J]. 中国体育科技, 2018, 54(1)

马宁. 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预防研究[D]. 沈阳体育学院, 2020.

胡海, 黄华扬, 王雪强.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不稳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, 2021, 25(30)

王佳, 李国平, 敖英芳. 篮球运动中非接触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预防策略[J]. 体育科学, 2016, 36(7)

张斌. 急性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原则与方法[J]. 运动, 2020(18)

王予. 运动性踝关节扭伤的功能性康复训练研究[J]. 文体用品与科技, 2022(12)

张勇, 张延峰. 我国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[J].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, 2019, 27(6)


注:本文提及的所有预防措施均基于现有医学理论和实践总结。在实施任何自我健康管理策略之前,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医疗机构,以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。

图片
图片

编辑:解文蕴

审核:陈辉

上一篇:

下一篇: